感受“北京規劃”的迷人魅力

感受“北京規劃”的迷人魅力

發佈日期:2017-10-食品加工設備06 08: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潘洪其 原標題:感受“北京規劃”的迷人魅力

北京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深刻把握好“都”與“城”、“舍”與“得”、疏解與提升、“一核”與“兩翼”的關系,履行好“四種服務”基本職責。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分批疏解和剝離分佈於京城大街小巷尤其是市內交通集散地的非首都功能。

經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昨天正式發佈。這是建國以來北京城市發展的第七個規劃,是我們全面貫徹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集北京智慧、全國智力和全球經驗編制而成的首都發展法定藍圖。(相關報道見04版—07版)

這次編制《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緊扣國傢發展關鍵時期的脈動,以“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為指引,直面“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建設怎樣的首都”這一世紀之問,謀劃和制定的未來20年首都可持續發展新藍圖,引人註目,催人奮進。規劃以更加明確的目標,對強化北京的首都功能作出瞭清晰的戰略定位,對引領激勵全市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規劃》明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履蛋糕切割機行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服務,為國傢國際交往服務,為科技和教育發展服務,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的基本職責。明確北京作為“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和“四種服務”的基本職責,是《規劃》的最大亮點之一。

1949年前,北京是一座消費型城市。建國後北京既是首都,又被定義為工業城市。改革開放之初十餘年間,為搞活城鄉商貿流通,解決城市居民就業,北京興建起大批全國性商品批發交易大市場。隨著外來人口大量進城謀生,北京在此後20餘年間,聚集起總量超過千萬人的“北漂”群體和外來勞務人口。隨著北京城市不斷發展,有兩大矛盾日漸凸顯出來,一是交通擁堵,北京一度成為與巴黎、東京、紐約、倫敦等國際化大都市齊名的嚴重擁堵城市;二是水資源趨於緊張,空氣污染加劇,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受損突出。這些問題和矛盾促發我們深入反思,積極探索首都功能的精準定位和科學疏解,下決心緩解和治理“大城市病”,使首都功能得到明顯增強和充分發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為此,北京要在總定居人口和城市總占地規模兩大環節適度做減法,規劃人口長期穩定在2300萬以下,城市占地面積在20年內由目前的2921平方公裡,分階段壓縮至2760平方公裡。放在全國各類大中小城市慣性發展的背景下,北京規劃的經驗尤其難能可貴。

北京之前的城市功能定位曾比較註重於“城”,這既有復雜的歷史原因,也有對城市科學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局限所致。現在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北京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深刻把握好“都”與“城”、“舍”與“得”、疏解與提升、“一核”與“兩翼”的關系,履行好“四種服務”基本職責。要處理好“都”與“城”的關系,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批疏解和剝離分佈於京城大街小巷尤其是市內交通集散地的非首都功能,將部分非首都功能轉移到相關承接地帶。承接地帶不隻是簡單提供土地和承接勞動人口,而是要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大框架下,進行新的要素配置、城鄉統籌、空間佈局。強化首都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不但體現瞭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智慧,而且還要求有所為必須是高起點、高水平之為,這也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迷人魅力所在。

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國人民的北京,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一定能夠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我們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品質、城市競爭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

法式薄餅成型機
arrow
arrow

    wmw464g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